# 一.基础页面开发

# 1.步骤 1-设计稿审查

# 1.1 跨页面可复用组件

  • Header-顶部导航
  • Footer-底部信息

# 1.2 当前页面可复用组件

除去跨页面可复用的组件,剩余的区域,我们可以进一步抽出当前页面可复用的组件,以减少后续重复性的开发工作。

参考上述的设计稿线框图,我们可以提取如下【当前页面可复用组件】:

1.billboard-信息公告牌

2.Ad-board-商品广告位

设计稿审查的过程中,如何将内容模块按照合适的颗粒度抽离成为组件,并确定其可复用性及复用范围?这是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培养的能力。

实际上,设计稿的审查流程一般都比较固定,我们可以将其整理成为团队内通用的审查清单:

  • 确定设计稿的开发友好性(是否有还原成本高或无法还原的地方)
  • 确定一些特殊的元素是否有合理的边界处理(如文案超出外层容器的边界怎么办)
  • 确定页面的框架结构(Layout)
  • 确定跨页面可复用的组件(Site Component)
  • 确定当前页面可复用的组件(Page Component)

# 2.步骤

设计稿审查完毕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准备进行页面编码的工作了

# 盒模型

盒子总宽度 = width + padding + border + margin
1

# 布局

网页常见的布局方式大概有五种:普通文档流布局、浮动布局、绝对布局、弹性布局、网格布局

  • 普通文档流

默认的布局方式,由块级元素和行内元素等组成,元素之间按照从左到右,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

  • 浮动布局

相对于普通文档流布局,浮动布局会脱离普通文档流,分为左右浮动,一般会在普通文档流布局的上面进行界面的布局,如果想避免浮动布局遮盖普通布局的情况,可以考虑使用清除浮动。

  • 绝对布局

元素使用position:absolute属性进行绝对布局,使用绝对布局的元素会脱离文档流,其定位是参考祖先元素中position为非static值得第一个元素

  • 弹性布局

也称 Flex 布局,是一个完整的模块,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属性,其中有的属性是设置在父元素上,有些则是设置在子元素上。如果我们说传统的布局是建立在块级元素和行内元素的文本流上,那么 Flex 布局就是建立在flex-flow的轴方向上的。

  • 网格布局

是用制定行与列的二维 CSS 布局方法,可以将页面分割成数个主要的区域,或者用来定义组件内部元素间的大小、位置和图层之间的关系。

# 语义化

HTML 语义化就是根据具体的内容,选择合适的标签进行代码的编写,这样既能便于开发者阅读和维护也能让搜索引擎的爬虫更好的识别。简单的说,就是可以让机器更容易读懂网页内容。